鄧昌爐
在8日召開的全市宣傳工作會議上,市委書記丁小強提出,要保護延續(xù)咸寧歷史文脈,深入挖掘咸寧城市歷史,將咸寧建成一座有靈魂的城市。此言引發(fā)與會者的強烈共鳴。
文化是一座城市的靈魂,是一座城市乃至一個民族最深厚的軟實力。 當前,區(qū)域競爭十分激烈,表面上看,比拼的是經濟實力,實質上是科技、人才之爭,是文化之爭。
咸寧是一座新興城市,但有著十分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,如以赤壁之戰(zhàn)為代表的三國文化,以銅鼓為代表的商周青銅文化,以北伐戰(zhàn)爭汀泗橋戰(zhàn)役為代表的革命文化等,在省內外都有著廣泛影響。但是,這些文化資源的挖掘、包裝、宣傳都明顯不夠,使得咸寧城市精神的內涵還不豐富,城市文化的特質還不鮮明。
事實上,城市建設不僅要追求外在美,提升城市的品質和顏值,更要追求內在美,提升城市的內涵和氣質。因而,如何在城市建設中延續(xù)城市文脈、提升城市品位,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十分緊迫的課題。
我們要深入挖掘咸寧城市歷史,將其物化成隨處可見的文化實物,演化成競相傳唱的文化作品,留住咸寧人的歷史記憶。真正把歷史鐫刻在咸寧的大地上,鐫刻在發(fā)展的年輪上,讓歷史清晰可見,觸手可及,增加城市的歷史厚重感。
我們要打響咸寧城市文化品牌。咸寧擁有中國古瑤文化之鄉(xiāng)、中國漢族民間敘事長歌之鄉(xiāng)、嫦娥文化之鄉(xiāng)等一批國字號文化品牌,應該借助各種文藝表現形式和宣傳手段,創(chuàng)作出具有咸寧鮮明特色的文藝精品,擦亮城市文化品牌,提升咸寧的美譽度。
我們要厚植城市建設的文化基因。咸寧先后榮獲中國人居環(huán)境范例獎、中國城市管理進步獎、中國魅力城市等十多張國家級名片。我們要用好用活這些“金字招牌”,將文化元素和文化基因植入城市建設的每一個部位,著力打造個性鮮明、魅力獨特的宜居宜業(yè)宜游城市。
我們還要大力倡導全民閱讀風尚。讀書關系到一座城市的素質,是一座城市文明進步的標志。要大興學習之風,大造學習氛圍,通過開展各種誦讀活動引導市民讀書,真正把香城泉都打造成書香之城、智慧之城、文化之城。
Copyright ? 2001-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
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-
增值電信業(yè)務經營許可證 鄂B2-20231273 -
廣播電視節(jié)目制作經營許可證(鄂)字第000號
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(jié)目許可證 1706144 -
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(鄂)字3號 -
營業(yè)執(zhí)照
鄂ICP備 13000573號-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
版權為 荊楚網 cssopen.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